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專區服務 > 員工專區 > 最新消息專區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機關安全維護宣導-提升反恐戰力 培養止戰意念

趙萃文

壹、緣起─任何國家均無法自外於各種恐怖攻擊的威脅

  邇來恐怖主義威脅全世界,繼澳洲雪梨咖啡館人質事件後,國際間恐怖攻擊行動層出不窮,一些意識形態作祟者,使用爆炸裝置對開放空間的軟性目標進行「孤狼式」攻擊,凸顯反恐已是全球關注的重要課題,各國外交與安全部門無不把預防恐怖主義行動視為最緊迫的任務。巴基斯坦總理宣布25項打擊恐怖主義具體措施,包括組建特別軍事法庭加速審理涉恐案件;美國總統在人質陸續被殺後向「伊斯蘭國」(IS)宣戰,並採取空襲和軍援政府軍等手段,多國聯合特遣部隊亦持續對IS發動空襲。英國首相卡麥隆先前表示,該國面臨史上最嚴重的恐怖主義威脅,隨時可能遭受類似雪梨「孤狼」式的攻擊行動,任何國家均無法自外於此種威脅。此外,恐怖組織與犯罪組織已有某種結合而滲入一般社會之勢,不但難以區隔與處理,更且不易消滅。

貳、網路恐怖主義對資訊安全帶來的衝擊,實為當務之急

  自IS組建以來,迅速壯大,除歐美國家激進回教公民響應號召前往參戰外,全球伊斯蘭信徒亦有不少人願意為IS而戰;與此同時,透過網際網路的催化而產生自我激進現象,進而做出駭人事件者,亦時有所聞。國際恐怖主義已衍生成一種「教化愚民」的運動,幾經網路流傳,無遠弗屆,至難防範。美國因索尼公司遭受網路攻擊而對北韓祭出更多制裁,北韓互聯網和3G網絡於去(2014)年12月27日亦曾陷入癱瘓,南韓國家情報院更召開緊急會議對該國核電可能遭受網攻研擬因應措施;為此,歐、美、加安全首長於2015年1月11日聯合聲明,表示迫切需要提升網路監控,強化邊境安檢,以防恐攻事件重演。是以形塑網路安全戰略,優先推動網路空間安全,以因應網路恐怖主義所帶來的衝擊,已成了當務之急。

參、類恐怖攻擊之新類型犯罪,須從預防恐攻的脈絡思考應處

  臺灣現階段雖尚無成為恐怖攻擊的風險因子,但隨著兩岸四地互動頻密,且臺灣積極爭取國際運動大型賽事,相關的「關鍵基礎設施」及「薄弱環節」是否會成為攻擊的目標?其可能性不容輕忽。觀諸高鐵行李箱炸彈未遂案、北捷車箱隨機殺人案及螢橋國小潑硫酸案等,這些兇嫌均無前科,動機不明確,使用的武器具普遍性,作案地點具開放性,攻擊對象具隨意性,而其傷害、致命性,乃至社會大眾感受到的恐慌,絕不亞於恐怖攻擊。要防制此等新類型的犯罪,可從預防恐怖主義攻擊的脈絡去思考,制定專法來預防和懲罰,以因應日益嚴厲的挑戰。

肆、監視機制已為必要之惡,但應兼顧安全與人權的衡平

  反恐作為的最高原則在於達到「防患於未然,弭禍於無形,制亂於初動,止亂於復甦」的目標;因此,反恐作戰的成敗關鍵在於情資掌握、提出預警、優化情蒐能量、強化國際合作,才能有效確保國家安全。不久前美、日、韓情報協議生效,共同分享北韓動態情資,防範北韓「搗」彈,此種「由點對面」的戰略思維,亦可用於反恐情資的合作。又各國反恐法案之擬定已走向「先制行動」的預警設計,在國家安全和犯罪防制的前提下進行先期監視,成為反恐預警的必要之惡;但即使如此,項目必須特定,範圍必須限縮,採最小程度進行,以兼顧安全與人權的衡平,不可因為任何先期的作為而侵犯人民的隱私權。

  去年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公布加強偵訊作法的調查報告,揭露中情局幹員對蓋達組織嫌犯採取違反人權的刑求作法,顯示面對安全挑戰狀況下的反恐作為,很可能犯下侵害人權的錯誤。當然,亦有論者謂,面對敵人,哪來人權,何須謙卑。惟依賴刑求獲取情報,不僅非屬正途,且易受到蒙蔽;受刑求者為求脫身可能捏造假資訊,對準確掌握恐怖活動造成誤失,效果適得其反。因此,在對抗恐怖分子時,吾人亦有責任將保障人權的觀念貫穿於政策和執行面。

伍、遏阻非傳統性安全威脅,有賴國際合作並組建專業部隊

  恐怖主義這類非傳統的安全威脅,不是僅靠單一國家的力量就能遏阻,需要更多國際上的共同合作。土耳其與伊拉克總理於去年12月25日稱兩國將加強軍事合作,培訓伊國軍隊打擊「伊斯蘭國」組織。臺灣應順應國際反恐政策,若能善用此一課題,不僅有助推動外交政策與國際合作,並具有國家戰略的深層意涵。美軍自波灣戰爭後雖然進行裁軍,但其特戰部隊非但沒有精簡,反而提升至軍種位階,從輔戰轉化為主戰角色,預算及兵力均明顯擴增;而法國總統歐蘭德表示將重新審議法國軍隊削減計畫,並準備將戴高樂號航母用於支援伊拉克境內的反IS軍事行動。為因應反恐制變任務,臺灣亦有必要建置「有備無患」的反制能力;諸如整合國軍各軍種與海巡兵力,分教合練,強化特戰技能,確立一體的指管體系,發揮反恐統合力量,或不失為有效解方。

陸、結語─不同文明間的彼此理解與溝通至為重要

  在全球反恐聲浪中的反恐作為,不但要贏得戰鬥,更要贏得戰役,誠非易事。去年12月25日敘利亞政府軍空襲該國北郊一座由IS掌控的城市,造成45位平民喪生175人受傷;相對地,IS亦宣稱其在巴格達南部對反抗聖戰的遜尼派戰士發動自殺炸彈攻擊,造成38人喪生56人受傷。雙方相視如寇讎,陷於惡性循環,將致生靈塗炭,對全世界都是災禍。職是,在不同宗教立場間,建立彼此的溝通與對話,雖有所困難,卻實屬必要。我們譴責暴力恐怖攻擊,但也呼籲部分對宗教採取嘲諷或批判立場的媒體,在捍衛言論自由之餘,對非西方世界的宗教與文明該多些認識與理解;世人必須深刻認知,終結恐怖主義,絕非僅靠作戰就能達成,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與溝通,多些寬容與諒解,才能培養止戰意念,避免類似悲劇不斷發生!讓人間沒有戰爭、沒有離散、沒有悲傷,才是終結國際恐怖主義開闊而超越的思考。
  • 市府分類: 生活安全,宣導活動,生活資訊
  • 最後異動日期: 2018-07-24
  • 發布日期: 2017-08-02
  • 發布單位: 臺中市外埔區公所‧政風室
  • 點閱次數: 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