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機關介紹 > 認識外埔 > 觀光導覽 > 特產小吃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中山社區之外埔肉粽

外埔肉粽:臺中市外埔區中山里中山路486號

  相傳粽子起源於中國戰國時代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而死,而演生出一種特殊的民俗產物。雖然吃粽子的民俗流傳至今已二千多年,但是也因各地之物產與風俗的差異,而使各地粽子的包法與材料均不大相同,有鹼粽、肉粽、粿粽、、、等。

  中山里土名番社,為平埔道卡斯族大甲東社(崩山八社之一)社址所在,在本區的地勢是屬於相對較低的一崁,是本區重要的稻米區,由於泉水豐沛、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所產篷來米與糯米品質皆為上品。然而以高品質的糯米以及特別調製的內餡,所包出來的肉粽口感極佳,遠近馳名。

  民國75年時任外埔鄉長吳桂森為倡導農村休閒活動,與民生報系合辦創立外埔農村青年快樂群--單車遊外埔活動,吸引四面八方的民眾於假日走進外埔區。前吳鄉長為使來訪的青年朋友能品嚐本區口味的肉粽,委託其丈母娘東氏(平埔道卡斯後裔)集結一群番社庄的老師傅,製作具外埔特色的肉粽,不但味香且口感極佳,品嚐過的人皆讚賞有加,因此外埔肉粽的名號就這樣的傳開來,成為外埔區之特產,民眾到外埔來皆會購買,亦有專程為買外埔肉粽而到外埔者,遇假日皆大排長龍搶購外埔肉粽,由其在端午節前夕更是天天如此。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18-10-02
  • 發布日期: 2018-08-08
  • 發布單位: 臺中市外埔區公所
  • 點閱次數: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