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計畫緣起
鑑於112年及113年度辦理「物調券」發放活動,為本市庶民經濟帶來強大效益,本年度為再次提升消費者聚集,增強行銷廣度,將續整合臺中傳統市場在地美食、新興夜市小吃、商圈潮流服飾等資源,再次辦理物調券發放活動,使全國民眾對本市豐富多元的市集文化留下深刻印象,進而提高整體規模,活絡振興本市經濟。
- 執行期程:
發放時間:5/2(五)-5/4(日) 【視各場域營業時間調整】。
使用時間:5/2(五)-5/8(四)。
- 執行內容
本年物調券第一波於5月發放,共計發放35萬份,於本市公有市場、民有市場、公有委外市場、民營市場、攤販集中區、商圈,以及臺中市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所屬會員店家發放,總計107處場域。提供民眾以現金100元,兌換200元之物調券,每場域預計各發放400份~10,000份不等之物調券。35萬份物調券票券價值達7,000萬元。民眾可於使用期間內,至物調券上所示之場域使用購買產品。
- 物調券規則及兌換須知
- 每份200元,等同現金使用,使用不找零,僅限原發放場域消費,不可跨場域使用。
- 每人每場域限兌換2份,兌換請自備百元鈔,數量有限,發完為止。
- 應於期限內使用,逾期或損毀,恕不退換(費)。
- 因應各場域營業時間不同,發放時間亦不盡相同,詳細資訊應以本局公告或各場域粉絲專頁發佈為準。
- 活動地點
- 發放地點:29處公有市場、5處民有市場、2處委外市場、4處民營市場、20處攤販集中區、23處商圈,以及臺中市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所屬會員店家24家。
- 使用地點:
- 38處公有零售市場(以攤位數15攤以上之市場,或具小型規模之市場為主):建國公有零售市場、豐原第一公有零售市場、霧峰公有零售市場、東光公有零售市場(併同東峰公有零售市場使用)、 第二公有零售市場(併同篤行公有零售市場使用)、清水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第五公有零售市場、大甲第二公有零售市場(併同外埔公有零售 市場使用)、第三公有零售市場、中義公有零售市場(併同何厝公有零售市場使用)、梧棲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併同梧棲第二公有零售市場使用)、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南屯公有零售市場、大肚公有零售市場、沙鹿公有零售市場、大甲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大雅公有零售市場、東勢公有零售市場、太平公有零售市場、一心公有零售市場、烏日公有零售市場、福安公有零售市場、大進公有零售市場(併同大新公有零售市場、小康公有零售市場使用)、清水第二公有零售市場、合作公有零售市場、後里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后里第三公有零售市場、龍泉公有零售市場、神岡公有零售市場。(總計於29處市場發放,可於38處市場使用。)
- 2處公有委外市場:上景興市場、春社市場。
- 5處民有市場:東興民有零售市場、向上民有零售市場、水湳民有零售市場、大智民有零售市場、復興民有零售市場。
- 4處民營市場:新一點利市場、新光黃昏市場、內新市場、十甲發市場。
- 20處攤販集中區:逢甲觀光夜市攤販集中區、旱溪夜市攤販集中區、大慶夜市攤販集中區、忠孝路觀光夜市攤販集中區、民意街文創市集攤販集中區、捷運夜市攤販集中區、中華路觀光夜市攤販集中區(併同平等公有零售市場使用)、華美市集攤販集中區(併同中德公有零售市場使用)、大甲蔣公路觀光夜 市攤販集中區、金谷市集攤販集中區、昌平夜市攤販集中區、清水五權夜市攤販集中區、明道花園城攤販集中區、梧棲中港觀光夜市攤販集中區、長億夜市攤販集中區、梨山水果攤販集中區、干城環保市集攤販集中區、大雅雅潭夜市攤販集中區、日南觀光夜市攤販集中區、大坑九號夜市攤販集中區。
- 23處商圈:大雅學府商圈、東海藝術街商圈、大甲觀光商圈、大里中興商圈、太平樹孝商圈、后里泰安魅力商圈、豐原廟東復興商圈、新社魅力商圈、東勢區形象商圈、臺中港舶來品商 圈、和平谷關形象商圈、自由路五金電料商圈、昌平皮鞋商圈、逢甲商圈、一中商圈、天津路服飾商圈、大坑商圈、繼光街商圈、電子街商圈、大隆路商圈、精明一街商圈、美術園道商圈、自由路商圈。 商圈適用店家:https://reurl.cc/rE31Wr
- 臺中市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所屬會員店家:第四市場、瑞成書局、大振豐洋傘、北屯新村-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紙箱王、霧峰農會酒莊、台灣現代音樂鈴博物館、 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台灣農漁業物產館【台灣農創】、丸文食品觀光工廠、3點1刻故事館、、HGT TEA LAB(華剛茶業)、寶熊漁樂碼頭、小林煎餅、伊莎貝爾烘焙觀光工廠、木匠兄妹木工房、張連昌薩克斯風有限公司、大呷麵本家、阿聰師芋頭文化館、安貝斯釀酒故事館、芋樂大世界、布英熊美食會館、菖樺創意冰品、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
- 活動亮點
為照顧梨山地區,邀集該區域逾10個店家加入物調券適用範圍,期擴及更多民眾及業者,帶來全新火花;並且新增更多民營市場,使物調券適用場域多元化。
梨山地區適用店家:https://reurl.cc/RYLeMD
- 預期成效
預期藉由本活動,吸引市民朋友以及外縣市民眾透過參與活動,更多機會認識本市傳統市場、攤集區及商圈之名攤、名店,並創造本市經濟成長。